根据《忻州师范学院关于开展本科课堂教学检查的通知》(2012教务3号)精神,学院于3月5日—17日组织了由教务处副处长任组长,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为检查组成员的四个检查小组,分别对全院17个系部为本科生授课的部分教师进行了听评课、教案、课堂纪律、课堂教学效果等多项关于教学质量的检查。现就有关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课堂教学检查
本次课堂教学检查着重从教师的授课环节(包括授课情况)、课堂纪律、教学效果与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诊断性检查与评价。四个检查组也对74位教师(其中副教授11人,讲师和助教63人)进行了听、评课,总体印象是大部分教师对教学内容熟悉,教学基本功扎实,准备充分,授课方法和手段选择恰当,基本能够适应和满足我院本科生的教学要求。大部分教师能够很好地组织课堂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管理严谨,纪律严明,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听课认真,反映良好。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上课迟到,上课不能认真听讲,纪律涣散,检查组人员对这些情况当即给予了批评教育。
2、教案及其他检查
按照省厅要求,检查组对2010年以来为本科生授课的教师的教案在各系部进行了抽查,普遍认为大家教案规范,内容全面,有的很有深度。各系部在此项工作准备充分、认真,完全符合省厅的要求。同时,各组就听评课和课堂实际教学情况逐一向各系部进行了反馈,特别有针对性地对今后注意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望各系部能够通过这次检查进一步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检查特点
首先,本次教学检查过程中,学院领导重视,听课面广,听课次数多,涉及教师人数多。院级领导听评课达20门次,教务处处长们听评课达20多门次,涉及全院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11人,中级含中级以下青年教师63人。既听了公共课,又听了专业课,体现了全面性,突出了重要性。
其次,本次教学检查过程中,检查内容突出课堂教学质量这一重点,围绕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主线进行了全面诊断,彻底了解和掌握了学院为本科生授课教师的基本情况。
第三,本次教学检查,是在不告知的情况下抽查进行的。但是通过检查发现受检查的教师教学态度严谨,授课环节准备充分,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任务,彰显了教师的本色,突出了教书育人的本质精神,全面履行了教师的职业。
三、存在问题
1、部分青年教师授课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教学方法单一,不注重和学生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
2、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有些教师的PPT只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复制。
3、大部分学生不重视记笔记。我们发现,90%以上的学生没有课堂笔记本,只是在课本上做简单的记录。
4、个别青年教师经验不足,缺乏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对课堂纪律管理不严格,对学生迟到、睡觉、玩手机、交头接耳现象(主要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及公共课教学中),视而不见,亟须进一步强化教育与管理。
三、几点建议
1、应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和革新:构建以生为本的主体型教学模式,打破一言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真正实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在自习中学会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2、大学课堂教学管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强调纪律用点名制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是对教与学的行为进行有效地组织、协调和控制,通过科学的、机制的课堂管理,通过对课堂上各种行为和关系的合理调控,才能营造平等、和谐、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潜能。
3、总结多媒体教学经验,规范多媒体教学管理,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
4、加强教学检查的力度,安排不定期的教学检查。
2012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