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检查总结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即将结束,现对本学期的教学检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和亮点
1、加强常规教学管理,教学秩序井然
常规教学管理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本学期各系部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如政治系督促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思政部创新学生管理制度,课前与课后抽查学生到课情况,课堂纪律持续好转,并设教师接待学生日,征求学生对公共政治课的意见;旅游管理系、历史系、教育系等严格任课教师和学生的考勤制度,对教师、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天检查都有记录。会计系制订了教研室主任选拔办法、会计系补充奖励办法、新教师培训办法、青年教师技能竞赛等相关办法;音乐系组建了系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建立相应规章制度;生物系制订了一些新规范、新制度(如教师行为规范、学生行为规范、课改评价办法等);电子系狠抓考风,召开整顿学纪、促进学风建设大会,促学风持续好转,如在上学期期末专业课考试及重修考试中,处理10余名作弊学生, 党政齐抓共管,每周系里汇总班日志,掌握学生纪律情况,每月召开学生工作领导组会议,进行学情分析、反馈,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2、各系的一些亮点
中文系“卓越教师培养团队”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另外在参加全省高校联盟大赛和人文知识竞赛的学生,分别获得二等奖。舞蹈系在山西省原创剧目选拔赛中,选送的十个舞蹈中有七个进入了决赛;美术系在山西省美展上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物理系2016届毕业生考研录取40名(考取率近40%,百分比历史最高),其中考取985院校研究生15名,另外首次参加山西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成绩突出,在全省15支队伍中获得二等奖,获得组委会高度好评;化学系抓考风促学风,实行学生党员干部挂牌考试;计算机系成立学习兴趣部落,打造学生课下学习平台;旅管系在第八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3、课堂教学改革
历史系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基本形成了“问题导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分享”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部树立和贯彻“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增大文献、文化、学术信息量,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文素养。思政部坚持集体备课、网络交流,传统方法与新媒体相结合,根据新形势,不断充实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并尝试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对话参与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法律系、旅管系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细则、考评办法齐全,坚持重点突破的原则,课改具有专业特色;教育系注重总结教改经验,发表四篇教改论文;音乐系将晋北音乐融入课堂教学改革;
4、教研室作用初步得到发挥,教研活动也已起步,但发展很不平衡,不同系间,就是同一个系的不同教研组之间差别也很大,流于形式的也不少。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法律系法理学教研室均开展了一些特色鲜明、主题明确、富有价值的教研活动;外语系综合教研室将“教书育人”的内容纳入教研活动范畴。经管系教研活动讨论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时邀请部分同学参加等都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发现的主要问题
1、教研室活动存在的问题:记录不太规范、过分简单;活动主题与内容比较单一,围绕系日常工作的内容较多而紧扣课程建设等内容较少。
2、大部分系部根据新形势的新管理措施不多。
3、课堂教学改革各系都在开展,但在如何促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特别优秀的改革成果较少。
三、建议
1、教研室活动的主题与内容:教研室活动应该主要以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考试考核方法、中青年教师培养、教书育人等方面进行。
2、教研室活动的形式:要鼓励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形式,同时院系应通过评估促进教研室活动的有效进行。本次检查中发现有的教研室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教研活动形式:例如经管系邀请学生参加一些与学生关系紧密的教研活动,对及时联系、听取学生意见很有好处;舞蹈、外语等系开始尝试教师轮流主持教研活动。
3、各级各类竞赛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及我院的声誉,尤其是省级以上的各类竞赛,例如中文系、经管系、会计系、舞蹈系、美术系、外语系、物理系、旅管系等,在过去一个学期都取得了省级或以上奖励。建议学院进一步加强该项工作。
教务处
2016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