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师范学院2000年以来获省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奖情况统计
|
|
(盖章)
|
|
|
|
|
|
|
|
|
|
|
|
成果名称
|
负责人
|
成员
|
获奖级别
|
获奖时间
|
备注
|
地方师范院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探索与实践
|
王秋生
|
李思殿
白宝林 王志连 韩泽春 徐翠先 姚勤智 王立志 谢晓丽
|
国家二等奖
|
2009年
|
|
现代汉语建设与改革
|
姚勤智
|
檀 栋 张军香 袁俊芳
|
省一等奖
|
2007年
|
|
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实践与理论探索
|
王秋生
|
李思殿 王志连 徐翠先 谢晓丽
|
省一等奖
|
2008年
|
|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学教育与地方文化结合创新教学与实践
|
王九筛
|
顾小英 成凤英 李建国 徐 鹏
|
省一等奖
|
2008年
|
|
以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王华荣
|
赵立波 李思殿
|
省一等奖
|
2010年
|
|
师专“411”教学模式探索
|
连庆昭
|
徐翠先 张 清 陈 兴 白宝林
|
省二等奖
|
2001年
|
|
《现代汉语》精品课程建设
|
姚勤智
|
檀 栋 张军香 肖建华 袁俊芳
|
省二等奖
|
2005年
|
|
《化学教学论》课程改革与实践
|
赵二劳
|
范建凤
郭青枝 范志鹏 闫怀义
|
省二等奖
|
2008年
|
|
以社会调查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
赵新平
|
裴 云 张维东 王华荣 王引兰
|
省二等奖
|
2008年
|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
|
刘贵祥
|
罗小兰
|
省二等奖
|
2008年
|
|
《力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
邵贵成
|
张 清 李淑清 刘志军 孟彩荣
|
省二等奖
|
2010年
|
|
《旅游美学》教材建设的改革创新(教材)
|
吴攀升
|
张玉萍 李 玫
|
省二等奖
|
2010年
|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教师职业素质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裴 云
|
王华荣 尹小石 徐永春 任金花
|
省二等奖
|
2010年
|
|
地方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胡志军
|
冯素琴 焦莉娟 胡国华 王建国
|
省二等奖
|
2010年
|
|
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弓青峰
|
弓巧平 梁雪斌 赵 莹
|
省二等奖
|
2010年
|
|
学习策略指导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
秦志强
|
王建卿
陈艳丽 郝 强 剧锦霞
|
省二等奖
|
2007年
|
|
仪器分析研究型开放实验的创新与实践
|
李满秀
|
赵二劳
张海荣 李志英
|
省三等奖
|
2007年
|
|
大学物理实验课改革研究
|
董元兴
|
南素华
杨素琴
|
省三等奖
|
2007年
|
|
法学专业学生法律职业技能训练探索
|
武建国
|
王宗林
闫 兵 武俊山 王高林
|
省三等奖
|
2008年
|
|
《力学》教学内容改革和新体系构建的研究
|
邵贵成
|
刘志军
|
省三等奖
|
2008年
|
|
文学理论教材中的问题及教学对策与实践
|
刘淮南
|
王君梅、闫慧玲
|
省二等奖
|
2012
|
已公示
|
高师《中学化学教法实验研究》课程开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赵二劳
|
翟保评、白建华、范建凤、闫怀义
|
省二等奖
|
2012
|
已公示
|
师范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裴 云
|
张志科、曹 啸、范建凤、王志连
|
省二等奖
|
2012
|
已公示
|
仪器分析精品课程建设与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强化培养
|
李满秀
|
李志英、王迎进、刘成琪、陈华萍
|
省二等奖
|
2012
|
已公示
|
服务农村教育,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
|
张淑清
|
弓巧平、李斌强
|
省二等奖
|
2012
|
已公示
|
计算机专业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王建国
|
梁云川、邸未冬、陈惠明、赵青杉
|
省二等奖
|
2012
|
已公示
|
高师美术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实践
|
刘 斌
|
彭 侠、常 潇、杜曦云、李雅君
|
省三等奖
|
2012
|
已公示
|
|
|
|
教务处师资科
|
|
|
|
|
二O一三年六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