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首批课堂教学改革专题项目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第五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学院决定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专题立项。通过立项的形式,进一步研究探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为今后发展寻求思路和对策,确保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与成果。
一、项目立项依据
1、依据第五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 = 1 \* GB3 ①《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办法》(院政字[2013]93号)、 = 2 \*
GB3 ②《“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实施方案》(院政字[2013]95号)、 = 3 \*
GB3 ③《课堂教学改革评价体系暂行办法》(院政字[2013]96号),2、各教学单位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一年来的经验与总结和面临问题研究,3、2014年学院教学改革研讨会及其主任研讨会上所提出的问题的思路与对策等。
二、立项范围与申报要求
〈一〉立项范围
立项要围绕教学改革的理念、内容、方法、手段、评价体系以及保障系统等进行,具体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教学理念是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对教学活动的认知态度和观念。要从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专业、课程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探索适合我院实际的能够对教学活动起到指导性作用的教学理念。
2、教学内容是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念,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的总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要根据教材与相关参考资料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注重环境变化的影响,注重内容体系的变化,注重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完成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与研究。
3、教学方法与手段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科学的方法和全新的手段完成教学任务。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灌输法,目标是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与效果。研究中要注意学科性质,课程性质以及专业特点,关注学生的反馈,依据教学计划与大纲选择符合我院各系部实际的、高效的方法与手段。
4、教学评价是教学效果的反馈,要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从过程性考核,期中、期末考试进行设计,探索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技能等掌握的情况,反应教学的实际效果。
5、教学保障是教学活动的必要环节,是确保教学任务完成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能够为学院提出在教学管理、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方面合理化的建议与措施,确保教学正常运行。
6、立项中要突出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1)评价体系构建(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对老师的评价);
(2)过程性考核模式探索;
(3)课程标准制定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4)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研究;
(5)教师教育类专业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
(6)非师范类专业实习、实训与课堂教学改革;
(7)多教学方式并用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8)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
(9)课堂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关系;
(10)教师素质的提升与课堂教学改革;
﹙11)全新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对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影响;
﹙12﹚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教学模式构建。
﹙13﹚各教学单位在实施课改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7、结项成果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完整的课改实施方案、详细的过程性资料和相应总结、发表的论文和专著等。
〈二〉申报要求
申报过程中,各系部的全体在职教师均可申报,注重以团队申报。在各教学单位认真审核、评选的基础上各系限报2项,各部限报1项。
三、各系部领导要高度重视,组成项目评审组评选、推荐一批有特色的,能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的,有改革价值的课题。参与申报立项要注重整合本单位的教学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性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我院人才培养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请各教学单位于2014年12月25日前连同本年度的教改立项项目一并报回教务处师资科。同时报送《忻州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书》(从教务处常用表格下载)一式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