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开展学习、研究和探讨
研究性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意见
院政字〔2009〕14号
当前,我院广大师生员工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2005年提出的高等学校要“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围绕我院“评估之后怎么办”这一重大命题展开深入讨论,提出不少涉及我院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进一步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这对我院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大力推进学习实践活动,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质量,现提出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开展学习、研究和探讨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开展研究性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地方师范院校,我院担负着为广大农村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师资的重任,开展研究性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活动,既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师范院校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引领和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沿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范式以及在这种范式下形成的“传授—接受—应试”型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出的学生大多表现为创新精神不足、求异思维缺乏、实践能力低下,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岗位适应期延长。我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只有下功夫逐步改变这种状况,才能推动学院人才培养事业的科学发展。
二、要将开展研究性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活动与质量工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和案例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我院质量工程建设已进行了一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特色、品牌、重点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等建设项目,有的开始启动,有的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总体来看,各个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与建设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下一步,各项目负责人要将开展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活动与项目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渗透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内容,着力提高项目的内涵质量,使项目研究方向和成果真正起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
三、要将开展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活动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考核与评价等项改革结合起来。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前沿性和学术性,主张教学方法具有集成性、综合性,要求评价制度和方法体现科学性、开放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课堂和教科书的限制,以问题为纽带,将不同学科间的知识综合起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教学法、活动体验法、实验探究法等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下功夫逐步改变“一考定全局”的终结性评价制度,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能够有效反映教师教学绩效和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体系。
四、要将开展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活动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起来。多年来我们以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为指导,全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在总结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教师教育全程教学实践体系这一概念,而且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引导,强化管理,收到一定效果。今后要把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和探究性,创造更多的课内外、校内外以及各种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技能训练、专业实习和社会调查机会,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非师范专业要努力探讨新形势下专业实习的新思路、新模式。先行试点,逐步推广。
五、从现在开始,各教学单位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研读学院下发的《研究性教学资料选编》和本文附件,初步明确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的内涵要求、本质特征和操作程序,为开展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活动打下基础。从下学期开始,各教学单位要遴选部分条件较为成熟的理论课程和实践项目,先行开展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试点,边实践、边总结、逐步完善。各系、部主任、教学主任、教学名师、教学团队要带头开展研究性教学与探究性学习活动,为在全院推开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积累经验。学院将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召开全院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研讨会,通过树典型,推经验,促使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六、各教学单位要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开展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的建议,并于4月底前送交教务处教务科。
附件:《把握研究性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7期)
二OO九年四月十五日